第(1/3)页 常娘子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管事。 织坊里开设识字班,轮休时把女工们聚在一起教她们认字。 自打程卿盯上了军队的生意,织坊的订单不断,女工们都很辛苦,何婉基本是强制她们休息,然而这些女工并不想休息太长时间,做袜子和手套是计件算工钱,做的越多工钱越多,进了织坊的女工都是走投无路的女子,唯有银钱能带给她们安全感。 能多挣银钱的时候,就要拼命挣,去上识字班,多浪费时间! 不过是何婉在织坊威望重,她有这个命令,女工们不敢不去。 同样是在院子里听课,有人在想还没钩完的半只手套,有人在想明天织坊的伙食,也有人全神贯注在听在学,识字班开办了两个多月,就有了不同的教学效果。 常娘子就属于全神贯注在听课的那种人。 给女工们上课的是县学的学生,没有参加调研小组的,程卿还是会给他们机会学以致用,特别是那些年龄十二三岁的,自己都还是个半大孩子,去织坊也不必讲究男女大防,派他们去给女工们当老师,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。 用程卿的话说,要课业好的学生才配去,自己都学不明白,去教人识字,被一群女工们的提问难倒,那就真丢人了! 这些小老师们去了织坊,才发当老师有多么不容易。 女工们年纪稍大的都能当他们娘了,哪会认真听他们说话呀,像常娘子那样上课特别认真的,小老师们难免偏爱几分。 小老师们愿意教,常娘子愿意学,每学一个新字都会在沙盘里反复练,两个多月过去了,何婉兴之所至,给女工们来了一场考核。 常娘子的识字数量遥遥领先,这两个多月,凡是识字班教过的字,常娘子居然都记住了! 何婉见她如此好学,追问她的学习方法,想给其他女工做个参考。 常娘子也没有特别灵巧的法子,她能记住这些字,全靠死记硬背、勤学苦练,至于学习的动力,说来也没什么稀奇,常娘子有三个孩子,最小的孩子三岁,最大的孩子已经七岁。 如果家里有条件,七岁的孩子早该送去学堂启蒙了。 这不没条件吗? 常娘子一看织坊里有识字班,赶紧抓住了机会拼命学,自己把字记住记牢了,回去才能教孩子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