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开凤的女儿也去了,这几天高兴的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住,哪怕是学徒,一个月只有十块钱工资,那也仿佛天上掉馅饼砸她头上。 “哈!现在还觉得一千块钱不值得掏吗?我孩子已经在学技术了。真要学会,以后就算藤椅厂倒闭了也没关系,可以自己开店,有手艺,怎么都饿不死。” “是,这话对,一千块钱拿出去能学到手艺,也不亏,就当是拜师了。” 杨开凤沾沾自喜:“那一千块是要还回来的,人家老板不要拜师钱,只是借着周转一下而已。 我就看不惯那些小心翼翼的人,想要人家的手艺,又不想舍弃钱财,天下哪儿有这么美的事?该舍弃时就得舍弃。” 于娜知道她在说自己,只是不想搭理。藤椅厂干起来是没错,能干多久还不知道呢,忙着捧臭脚干啥? 秦双双也没搭理,就当没听见。 这件事目前还不能现在盖棺定论,得看以后,就黄龙那德性,十有八九会跑路。什么时候跑不知道,反正早晚得跑。遗憾的是就算她能猜到,也不可能去报告公安。报了也没用,没有证据,公安不可能立案,更不可能把黄龙抓起来。 只能是自己当心,睁大眼睛不要被骗。 几位交了钱的老师也有子女在那里上班,中午来学校食堂打饭吃。 听说不能来学校食堂吃饭的人都安排在镇政府食堂,也算是给食堂创收。 周边的村民知道镇政府开了家藤椅厂,许多人借钱集资,目的就是为了给家里的孩子找一条出路。 农村娃,不是学木匠,水泥匠就是种田务农,要不学理发,裁缝,别的也没啥。学那些的确是需要拜师钱的,虽然不多,那也要。 编藤椅是个新型行业,要是学会了进厂,也算是一门手艺。 三十五个名额很快就满了,还有人不断要求集资,黄龙来者不拒,学徒工收到了五十名,六十名,七十名。 几乎周边的村庄都有人来学,一时之间,很多人都知道镇上办了个藤椅厂,交一千块钱就能让孩子去学手艺。 镇长杨天真为了给自己造势,找了报社的记者来报道此事。拍了一张学徒工热火朝天,跟着编织师傅努力学编织的照片,要拍黄龙时,他却借机溜走了。 藤椅厂的名气逐渐往外扩散,六七十人一起学编织的画面很是欣欣向荣,陈珠珠的投资款自然也到了黄龙手里。 本来以为要三五个月才能达到预期目的,谁知一个多月就完成了。 第(2/3)页